本站公告 |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| 雁过留声 | RSS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教与学 > 教学论文

幼儿数学教育操作活动浅谈

时间:2014-08-18 23:38:30  来源:  作者:  本文已影响:
别 操作活动,合理互补贯穿运用于各个教育环节,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内容或材料,慢慢地从一个较低 的层次,发展到另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层次,以发挥各处的优势和整体功能。例如:在梯形的教学中,首先,利 用集体操作活动认识梯形的特征,然后,由各种具体的教育目标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,将幼儿分成不同 的小组。即:(1)从多种单一图形中找出梯形;(2)在各种组合物体的图形中找出梯形;(3)利用各种材料拼割成 梯形;(4)利用梯形组合成各种实物图形。这四个小组中,难度成阶梯状层层递进,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小组,进行不同层次的操作,在操作中可请各种操作较规范的幼儿进行演示,以指导较差的幼儿,或教师进行 个别辅导,帮助幼儿慢慢地从低层次过渡到高层次,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。
    2.恰当选择各种操作活动类型。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,设计合适的操作类型,将验证性操作、探索性操作 、创造性操作依据教育实际进行选择并有机配合,幼儿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相对自由地进行操作、比较、探索 ,积累感性经验,并进行有关归纳、概括。例如在二等分教学中,首先在探索性操作活动中,让幼儿理解二等 分的含义;其次,在验证性操作活动中,巩固对二等分含义的理解并探索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;最后,在创造 性操作活动中,让幼儿对同种材料进行多种分法,得出不同的等分形式。在此教学过程中,操作过程环环相扣 ,操作类型相辅相存,幼儿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步步接近和抽象出二等分的数学内涵。
    3.注重操作过程的指导和操作结果的评价。操作过程和效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,注重过程的目的是为了 获得良好的效果,良好的效果形成于合理的过程之中。操作前:通过操作规则、注意事项的交待,简洁、明了 的指导语使幼儿能独立有效地去操作、去“做”,使幼儿的“做”成为探索、发现的过程。在操作中:(1)鼓励 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和反复尝试,重视他们发现的问题,并允许其有各自活动的水平;(2)有针对性根据幼儿的 不同水平进行个别指导,并给予足够的时间,帮助其克服操作中的困难,防止包办代替,使微观指导落到实处 。(3)关注幼儿所进行的每一个活动,每一个环节的紧密联系,宏观地调整、控制教育过程,切实发挥教育的主 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作用。操作结束后对幼儿做出恰如其分的全方位评价,该步骤对幼儿的发展很重要,心理 学中“皮格马利翁效应”,早已证实了这一点。(1)对操作结果进行知识性的评价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的零 星的、粗浅的感性的经验条理化、理性化,形成一定认知结构,帮助幼儿形成比较完整的、正确的数学概念。 (2)对操作技能进行评价,组织幼儿交流、示范、讨论各自操作方法,评一评谁的操作最规范,方法最好,在互 帮互学中培养幼儿科学规范的操作技能,提高比较、辩别的能力,促进数学语言的发展。(3)对幼儿的非智力因 素进行评价,评一评哪一个小组合作得最好,哪一位小朋友最能克服困难,哪一件操作最精细,培养幼儿从事 数学学习的良好品质和事实求事的科学态度。
    (三)积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操作环境。
    幼儿生活的一切时间、空间都是他们接收信息的环境,各种环境无时不在影响着幼儿,起着稳性教育的作 用。提供合理的环境刺激,最大限度地挖掘、利用蕴藏在环境中的教育资源,变环境影响为环境教育。
    1.建立和谐的心理环境。
    数学教育是教师与幼儿共同交往的过程,宽松、愉悦、融洽的人际关系虽然是无形的,它能使幼儿积极、 主动、大胆、自信、自如进进行探索操作活动,它能使优越的物质环境得到有效的利用,建立良好的群体,和 谐的心理环境,它将与操作活动组成最大的合力,获得最大效益。
    2.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。
    (1)重视非正视性的操作活动。正规性操作活动是有目的、有计划的活动形式,非正规性操作活动是较为自 由、随意的活动,它对发展幼儿的兴趣、爱好和个性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。例如在收拾玩具这一过程中,教师 有意识地渗透分类、排序的数学思想教育。在收拾玩具前,交待要求和标准,幼儿在拿到玩具时,首先要思考 这个玩具有什么特点,它应放在哪一类中才能符合要求,然后再进行摆放;在摆放中按排序标准逐步进行调整 。在这一常规性的日常活动中,幼儿经历了思考→操作→再思考→再操作的训练,不仅促进了认知、思维、动 作的协调发展,而且训练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。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所含大量的数学信息,拓宽数学 操作活动的时间和空间,使得数学教育因素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。
    (2)挖掘操作材料的教育功能。操作材料是物质环境的重要部分,是教育的载体,是帮助幼儿主动地构建数 学知识,诱发幼儿主动进行探索学习的媒介。操作材料在准备上应体现数学教育目标的科学性、层次性、多元 性、经济性,有利于幼儿学习过程的展开。在科学性上应体现所学数学概念的属性特征,能把幼儿所学的数学 概念转化为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,使幼儿对数学概念属性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;在多元性上其更换要体现 数学内在逻辑序列与一物多用的原则,满足教学与幼儿发展的需要,使材料的功能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;在层 次性上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,选择幼儿的“最近发展区”,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有兴趣地进行动手操作、 深入探索,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;在材质性上应体现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,以保证 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。
    综上所述,数学操作活动的原理、方法及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、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问题,在当前幼儿园进 行数学教育改革,提高幼儿数学素质中是一件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,是切实提高数学操作活动质量的一项及时 的、很有意义的实质性工作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

上一篇:小学数学教学时弊与对策 ; 下一篇: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法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百度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谷歌
栏目更新
淘宝
栏目热门